郫筒镇 - 乡镇概况

郫筒镇 - 乡镇优势

郫筒镇内有国营、民营企业400余家,规模企业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配件、电器、医药、能源、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形成了以豆瓣生产,印刷装潢、化工涂料、机械加工和建筑装饰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镇域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2007年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2.41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完成7.6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6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
郫筒镇 - 人文特色
曾为古蜀国都城的郫筒镇,镇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祀祠望丛祠,有市级保护单位杜鹃遗址、何公墓、郫筒井等名胜古迹。汉代政治家何武、北宋著名诗人张俞、现代著名书法家余中英、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英、美术家邓欤、郭汝愚等均为郫筒镇人。
郫筒镇 - 特色农业

农副产品:
合江村大棚蔬菜-合江村位于国道213线旁,郫筒镇以西4公里处,全村3个农业合作社,耕地面积901亩,农业人口671人,常年种植蔬菜面积500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150亩,以海椒、茄子为主。海椒60亩,以鲜椒为主,品种有湘研系列40亩,成椒4号(用作泡椒)20亩,产量达15万公斤,采收时间在4月中旬至8月中旬,茄子90亩,品种为蓉杂茄系列,产量达36万公斤,采收时间在4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2008年,合江村大棚蔬菜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市场,通过科协种植协会的带动,将形成更大的销售市场。
郫筒镇花木协会-郫筒镇花木协会下属四个分会,拥有各类苗木、盆景、桩头及观赏植物、时令盆花(草本、木本)、郫筒柚、各类鲜切花、绿化树木,栽种面积达3000余亩。该协会可承接各类绿化工程。
双喜牌金花梨-郫筒镇双喜牌金花梨种植在双喜村内,面积300亩,年产量60万公斤,上市时间为9月份,该品种由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果树研究中心培育,是四川省主要推广的梨树品种,品种优质细嫩、口感好、化渣、果核小、皮薄,外观形状好,单果重一般在400克-500克左右。
双柏腌卤鸭-郫筒镇双柏村三社有腌卤户15户,日腌卤鸭3000只,养鸭专业户20户,月出栏肉鸭20000只。
2002年构建的“中国盆景之乡花卉苗木基地型市场走廊”现已初具雏形。它的建成将为郫县花卉苗木业提供一个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市场。2000年成立“郫筒镇花木协会”,下设两个分会,协会建章立制,吸纳会员50余人,协会已成为郫筒镇花木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2008年,郫筒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700亩,有大型花木种植户20余家,如:托普生态园、省棉麻公司花卉基地、沈婷公司、络德公司、省林业厅花卉基地等等。可谓郫筒镇花卉业的龙头。苗木高、中、低档品种繁多,如:鹤望兰、郁金香、红叶女贞、楠木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花木品种。规格齐全,各种盆栽草花、桩头、绿化苗木、珍稀种苗等等,已销往全国各地。
郫筒镇 - 文明建设

活动是郫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该县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社区群众论坛活动。为了让广大的市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和家园,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社区工作人员向与会人员散发了文明知识宣传资料和宣读创建文明倡议书。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该项活动的举办,就是要让文明之风进一步吹进社区,深入千家万户,走进百姓的平常生活中去,让广大群众知晓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和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中,建设文明城市需要“你来我来大家来”。攒群众之力,集大家智慧,共同把文明创建活动搞好。现场收到了群众9条有关社区建设的建言献策。
郫筒镇社区论坛自2004年创办以来,在社区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情欢迎。参加社区论坛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少,不限职业年龄,大到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政府发展规划,小到社区管理、小区物业、家庭纠纷,社区居民都可以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说自己的建议。
会上,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者及社区群众共同参与了文明知识的问答活动,幼儿园和中小学生还为大家表演了快板、诗朗诵、舞蹈等,通过他们的形体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参与创建文明县城的热情和信心。
郫筒镇 - 全民运动

2008年5月10日,由县文广局、郫筒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运动会在县鹃城学校隆重举行。来自郫筒镇机关、行政村、社区共31支代表队4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运动会共设立了庆丰收、步调一致、趣味接力、花样跳绳四个趣味比赛项目。
运动会在紧张、激烈、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金花桥、东大街、北内街、镇机关、奎星楼、景岗村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前六名的好成绩。
此次运动会是“与奥运同行共创文明社区”2008年郫县体育系列活动的又一次全新的展示,他将进一步引导行政村和社区群众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展现郫筒镇人民和谐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1]